「比較利益」是公民九上的教材,這學期我花了兩節課時間教導比較利益的概念,從生活中的實例談起,一連串舉了幾個例子,如:小華和小明從事「包水餃&做漢堡」的任務;又如:小英和小美擔任「做衣服&做帽子」的工作;再如:魯賓順與星期五在荒島合作「抓魚&採果」的故事,結果,老師在講台上說得口沫橫飛,渾身汗水淋漓,黑板畫了又畫;表格一個接一個,講完了!學生突然舉手說:老師我聽不懂!什麼是「比較利益」呀?怎麼看誰適合包水餃?誰適合做漢堡?兩個人如何分工才能使產量增加?

經濟學中有一個生活上常會運用到的理論,叫做「比較利益」法則。社會上即使有人能力很強,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,也無法包攬所有事情。那麼,每個人只要找到自己「相對」上具有優勢的能力去發展,透過分工合作,雙方皆可受益;所謂:「一日之所需,百工斯為備」;又「天生我材必有用」,就是「比較利益」法則的運用。
比較利益法則也可以運用在國際貿易上,每個國家依據自己所擁有的資源,發展最有利益產業活動,進行國際分工,並以自由貿易互通有無,各國人民均可受惠。

提起瑞士學生自然會想到鐘錶;談及荷蘭學生就會說鬱金香、風車,說到法國學生知道香水有名,那麼台灣呢?有人高喊「捷安特」!上課像舉辦一場熱鬧的發表會,師生共享學習樂趣。
既然「比較利益法則」的概念學生了解,也會舉例,為什麼還說聽不懂?有趣的學習怎麼會變得有壓力?原來學生要會算機會成本!選擇機會成本低的工作去發展,也就是選擇自己較專長的能力去發展。從社會領域公民學習加入簡單的數學計算,學生就變得皮皮挫!怎麼教學生算就是教不會,一遍又一遍,舉例再舉例,台下學生個個呆呆的坐著,我問:「會不會?」鴉雀無聲,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學生,我繼續教,先算出機會成本再選擇機會成本低的工作,就是比較利益法則的運用。

學生:老師我聽不懂你教的計算方法,但是,用我的算法答案一樣。
老師:愛因斯坦(班上的數學高手)!請到黑板上把你的作法教同學。
老師:嗯!計算原理相同!還有誰算法和他一樣的請舉手(有七、八位)。
老師:好,請這幾位會算的同學擔任助理老師,利用課餘時間幫忙教導其他同學,或不懂的下課時間再個別教導。

所以將他們分組,每一組五個人,一位擔任助理老師,教導機會成本的計算方式,協助同學解決疑難問題,同學之間互相討論,不但增進學習效果並能培養同儕情誼;同學間也培養了團隊合作與關懷的品德。老師的工作負擔也減輕了一些。

轉載自國民教育社群網:
報導地區:台北市  報導地點:臺北市  報導時間:2008/12/03 報導人員:許美蓉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eisen05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